課程見證
我們的客戶有感見證
如撥雲見日,思緒變得清晰有條理、情緒波動變小且回復快。夜晚終於能享受深度的睡眠了。
Ziska
室內設計師
心中感受到平靜。不再易怒、情緒變得穩定。心理的改變讓後續效果有加成的作用,目前狀態維持得很好!
Jojo
創意總監
把課程當作忙碌間的放鬆。改善了失眠的狀態,我更了解該如何好好睡覺,也更坦然的能面對工作上的壓力,變得更快樂。
River Su
系統工程師
思慮變得清晰,工作上做決策時也變得果決、更有行動力。睡眠上時間到會自然地去睡覺,不再拖延。
Ken Chen
朕宏國際執行長
明顯睡得很飽。和家人互動變得和諧許多,情緒變得穩定、比較不會堆積。與他人互動時能維持心情愉快的狀態。
Belle
視覺設計師
見證文章
Chiffon
吳先生
朱小姐
小陳
Daphne
小倩
阿宏
安安
Cherri
Eileen
大學生亞文與媽媽
亞文
小霈
黛西的媽媽
Daisy
芸兒
茹茹
陳小姐
見證文章
1
3
Chiffon
不再社恐的 Chiffon
面對社交,我總會出現心跳加快、手心冒汗等焦慮狀況。我總是擔心自己的社交表現會讓他人不自在,或者影響他人。這種焦慮讓我對生活提不起勁,甚至常常下意識地逃避完成學業。我的生活作息也非常不規律,經常熬夜,早上睡過頭,或者因為擔心睡過頭而突然驚醒,無法好好休息。
在參與課程後,我的生活開始有了顯著的改變。我開始學會把自己的感受放在第一位,不再過度擔心他人是否自在,而是著重於讓自己感到自在。我主動去尋找讓自己感到自在的朋友,並建立了新的關係。在社交場合中,我也開始勇敢地為自己發聲,不再害怕表達自己的想法。
在生活方面,我的睡眠品質有了很大的改善,雖然偶爾還是會熬夜,但整體上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我也有動力主動提出想要改善生活作息,開始運動和調整睡眠,希望能夠善待自己的身體。
這次課程讓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動力和自信,讓我能夠更好地面對社交場合和生活中的挑戰。我非常感謝啟悅,讓我能夠重獲新生,過上更健康、更快樂的生活。
#社交 #社交焦慮 #壓力 #人際 #沒動力
展開完整文章
吳先生
重拾生活主導權的吳先生
在參加課程之前,我的個性和想法都非常悲觀負面。因為工作上職位的調動,我陷入了一蹶不振的低潮狀態,原本每天早晨的跑步習慣也放棄了。晚上經常睡不著,後來只能靠藥物入睡,但我不想增加藥量,乾脆半夜滑手機,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每天只能睡3-4小時。
然而,參加課程後,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我每天按照課程教的運動進行鍛煉,同時學習覺察自己的情緒、思想和感受,並將這些記錄下來。兩個半月後,我的睡眠時間恢復正常,重新拾起了晨跑的習慣。
更令人驚喜的是,我開始願意與同事互動,重拾了讀書的習慣,變回了孩子們心目中的SuperDad。連我的太太都覺得這樣的改變不可思議。這次課程不僅讓我找回了自信,也讓我重新掌握了生活的主導權。感謝啟悅,讓我重獲新生。
#壓力 #工作壓力 #失眠 #睡眠不足 #悲觀 #低潮
展開完整文章
朱小姐
顧好自己、跟孩子的關係也改善了
因為有一個比較難帶的孩子,我的心情完全被兒子的行為所控制,習慣用放大鏡檢視孩子的情緒,讓自己時常處在焦慮、緊張、無所適從的不穩定感,也會將自己承受的這些感受轉移給兒子學校的老師,影響身邊的人一起陷入不安、焦慮、身心疲憊的狀態,因此整天都很累。
上完啟悅的課後,我開始將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重視自己的身心平衡,累了就去休息,不會勉強一定要把孩子感受放第一。已經不知道多久沒有像現在一樣的放鬆感覺,也可以看淡兒子的過度反應,發現好像反而可以更輕鬆的和兒子相處,一起享受聽音樂,還漸漸想到輕鬆育兒的好方法。談起之前常出現的緊張焦慮,自己都覺得為什麼不早點來做課程,因為之前一直覺得是兒子的問題,所以一直想給兒子續課。
其實,我心底還藏著一個待完成的夢想,原本因為帶孩子的壓力只能暫時放在心底的角落裡,現在啟悅讓我重新燃起希望,具體實現夢想的方法都已經逐漸成形。
啟悅帶給我的,真是遠超出我的想像啊!
#疲累 #疲勞 #育兒好累 #壓力 #疲憊 #育兒
展開完整文章
小陳
正視疲累 學會照顧自己 告別長期疲累的小陳
我的生活節奏非常緊張。白天的工作需要東奔西跑,忙碌不堪。忙了一整天之後,晚上我總是要靠滑手機來試圖放鬆自己,捨不得睡覺,這樣的習慣讓我不知不覺中養成了熬夜的壞習慣。事實上這樣讓我處在長期疲勞之中,我自己心知肚明。但是壓力誰沒有呢?也就仗著自己還年輕力壯,想說撐過去就好了。
還好好心的客戶看出我的疲累,跟我推薦了啟悅,經過了解之後覺得值得試試看。
參加課程後,才知道我忽略自己身體的疲累訊號有多久了,我開始感受到身體的疲憊信號,告訴我該休息了。我學會正視我自己的疲累,接受該睡的時間就是該去睡,不再捨不得睡覺讓自己熬夜。這個課程讓我重新認識了自己的身體,並且學會了如何更好地照顧自己。現在,我的生活變得更加健康和有規律,我感謝這個課程帶給我的改變。
#疲累 #疲勞 #熬夜 #壓力 #工作壓力 #疲憊
展開完整文章
Daphne
自我懷疑和不安全感的Daphne
我晚上睡眠容易中斷,白天體力不佳容易累,沒有活力,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在電腦前,晚上也容易沈迷於遊戲中,有一段時間甚至影響到親子關係,家人關係緊繃。
其實我自己也不知道我到底該如何面對我的未來,整個人退縮到不想面對真實生活。偶然知道啟悅的課程,我想,我必須下定決心給自己一個機會,再不想辦法站起來,我的人生就毀了。 啟悅課程的過程中其實跟自己的拉扯沒有斷過,情緒起起落落,緊張、焦慮、自我懷疑和不安全感反覆出現,甚至呼吸不到空氣,肌肉異常僵硬痠痛,胃脹氣等等生理不適接連出現,我知道這些身體上的反應表示課程正在發生作用,我必須專心向前衝,不能被這些擊敗。我緊緊地跟著啟悅課程所有教我的方法,一步一步反轉我的狀況。 謝謝啟悅,本來我是爸媽最擔心的孩子,現在已經是家中的運動教練,教全家人啟悅教會我的那些紓壓活動。過去那些纏累我的狀況已經不再成為負擔。啟悅教的那些我依舊持續著,我不想再讓自己有倒下去的可能。
#自我懷疑 #社交焦慮 #不想面對 #壓力 #沒有安全感 #安全感 #肩頸痠痛
展開完整文章
小倩
從拒學到開始交朋友的國中生小倩
在我上啟悅之前,生活似乎陷入了一種無法突破的黑暗中。我常常感到心情不好,晚上遲遲無法入睡,淺眠的狀態讓我隔天中午或下午才勉強起床。對於上學這件事,總是提不起勁。醒著的時間,我幾乎把自己封閉在手機的世界裡,沉迷於指尖滑動的漫畫、影片,無法自拔。
然而,自從來到啟悅,我的生活開始出現轉機。剛開始,我是因為媽媽威脅利誘才來這裡的,且對於課程保持著懷疑的態度,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這裡的課程和氛圍以及老師們的態度,逐漸讓我打開心房,開始願意走出自己的殼。我已經好久沒能跟他人深談了,也才發現過往跟爸媽溝通無效後就懶得再開口了,但這裡的老師願意聽我說、同理我因為學習障礙使得成績不理想而變得超沒自信後衍生後續不想上學。
課程帶給我前所未有的放鬆感,也讓我能提早睡、睡得好。老師也會教我一些按摩的方法以及紓壓的小活動,這些都是課前要做的,課程結束後我還是有持續做,因為我體驗到它對我的好處。還有,這邊的老師好像是我跟媽媽溝通的橋梁,媽媽從老師口中也才知道我真正的想法,後續跟媽媽一起討論出適合我能力的學習目標,我心中才燃起希望覺得或許我可以達成,而不是只能放棄過往那遙不可及的目標。
因為沒上學一陣子了,因此再次踏進校園還是有點忐忑,當我發現自己緊張焦慮時,我就會用啟悅教我的方法慢慢克服,現在的我,一周可以去學校2-3天,我開始願意且可以交朋友了,也再次感受到跟朋友一起帶來的快樂。與同學的關係讓我明白,生活中還有許多美好值得去珍惜與探索。
為了讓自己更有活力、有更好的情緒,我聽從啟悅老師的建議加入了學校籃球社。這不僅讓我鍛煉身體、提升專注力外,還能跟隊友一起合作,在場上,我學會了如何配合隊友,如何在比賽中面對挑戰。這些經歷讓我深刻體會到,除了自己的努力,團隊的力量同樣重要,很珍惜與隊友們的那份革命情感。
回顧這段旅程,從最初的低落到如今的逐漸適應,啟悅的課程和友善的環境無疑是我改變的關鍵。這樣的轉變不僅展現在學校生活上,更提升了我整體幸福感。
目前我仍持續在啟悅上課,改善學習障礙,每次上課都讓我感受到不一樣的成長,激勵著我在這條路上繼續前行。我相信只要持續進步,無論未來遇到那些挑戰,我都能以積極的態度,勇敢面對。
#社交焦慮 #淺眠 #拒學 #壓力 #不上學 #學習障礙
展開完整文章
阿宏
啟端啟悅 孩子從小到大的後盾-阿宏的故事
啟端啟悅 孩子從小到大的後盾-阿宏的故事
阿宏是個超級容易緊張和表達不良、活在自己世界的孩子,從小會走路時就踮著腳尖、還吸允的大拇指,食量不均吃得慢又少,爸爸戲稱他為「神童」,乃「神經兮兮的兒童」!可是他對自己的要求高,尤其不能接受「輸了」或是「挫折」,到小一更是受到班上調皮同學的影響會取笑別人或甚至欺負別人的情形,很是頭痛!
到阿宏四年級時我們到啟端開始了課程,結束近半年的密集課後,在家依舊做著啟端老師告訴我們所有能提升阿宏自我調節的運動及按摩,就這樣一路安穩到了高中。
隨著阿宏升高中、升大學期間,因考試壓力及校園生活方式改變,面臨升學壓力及人際溝通上的困難,很感謝吳老師成立啟悅-成人服務,讓阿宏能持續得到協助而且是教會他方法能在不穩定的日子安定自己。
孩子不管多大,在父母眼裡都還是孩子,成長中不同階段遇到困難時,有啟端、啟悅作為後盾,協助家長、孩子針對問題找到策略,不只在課堂中,連回家要做的運動、按摩都協助安排。現在的阿宏已經將所有老師教會他的運動、按摩、活動都融入生活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自我調節和面對挫折的方法,最重要的進步是他能和別人有「愛」的交流和分享!
#啟端 #啟悅 #青少年 #感統 #人際
展開完整文章
安安
走過低潮 不再否定自己的安安
成長過程中,經歷過許多不愉快的事件,為了要了解並幫助自己得以控制情緒,期望走過不愉快的過往,因此就讀心理系,大學4年間,在自我了解上雖然已有大大進步,然而有時仍因為社交能力低落,而無法面對自己低氣壓或憤怒的情緒,也不知該如何處理這些情緒,容易會因過度壓抑最終崩潰。
情緒低落的自己,面對報告、考試都覺得自己一定完成不了報告、考不好。就連我最愛的唱歌,都沒有勇氣站在舞台上。負面思維常常吞噬著我,讓我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勁,每每都是崩潰後,朋友相繼協助才能完成。而無法自行完成或是無法讓團隊加分的我,又更感到沮喪,就這樣變成惡性循環。
告訴自己要好起來,但思緒及情緒停不下來,無法有安穩良好的睡眠品質,還是常做惡夢甚至失眠。
上第一堂啟悅課程中後段,就非常想睡覺,這是以前不曾發生的,當晚便能夠迅速進入睡眠。隔天早上剛好要去一個不熟悉的環境,過往的我只要想到踏入一個陌生的地方,就會緊張到拉好幾次肚子,但這天不一樣了,雖然我沒有百分百不緊張,但自己知道心情輕鬆了點,拉肚子的次數也明顯降低。
第三次上課後,平時不多話的我,居然跟女友滔滔不絕地講了三個小時的話,期間對於之前某些事情緊張感亦降低許多,這些變化直到女友跟我說:「你今天不太一樣」我才發現。
這幾天睡眠品質持續良好,能一覺到天亮,感覺有深層睡眠,起床後精神非常好,不會像之前難入睡、睡睡醒醒或睡到非常疲勞。對於老師給的新報告主題,不會像以前一直覺得自己做不到,而是開始跟同學討論如何進行。
課程結束後,報告持續跟同學討論中、面對社交場合緊張度明顯降低許多,目前為止都沒再發生拉肚子的狀況。
現在距離課程結束已大約過了2個多月,即將畢業的我,有許多近期需要完成的事情,有別以往,我仍能以正向的心態去一一完成。若當下無法完成,就告訴自己「沒關係,我明天一定可以完成的」,也不再覺得事情會做不好、會失敗。
#社交 #人際 #人際關係 #負面情緒 #低潮 #睡眠 #失眠 #睡睡醒醒 #疲勞
展開完整文章
Cherri
拖延症的Cherri
一直以來因為在意他人想法,因此做事、說話時,我都會考慮非常久甚至不做、不說,也因為這樣許多人都覺得我的態度冷淡、高傲,鮮少與我交談,更別說成為朋友了。
只要跟我比較熟的朋友都說我其實很好相處也很能聊,很難相信「人際關係」是我的罩門,但我自己知道因為我總是隱藏自身想法、迎合他人,長時間下來其實不太喜歡這樣的自己,持續低落的情緒讓我告訴自己必須自救,不能不處理問題,因此朋友推薦下到啟悅諮詢。
跟吳老師一小時的會談中,她總是專心地傾聽,並適時地找出問題癥結且安撫著我,我也才知道原來小時候的創傷到現在仍影響著我,因為害怕別人討厭我,所以一直以來我都選擇壓抑自身想法、迎合他人,緊張且小心翼翼的與他人建立關係。
吳老師說要先降低我面對人的緊張感,說也奇怪,原本已不太記得小時候那些經歷的我,卻在做完課程第2、3天時,開始夢到塵封已久的記憶,醒來時眼淚早浸濕枕頭,連帶影響這兩天的情緒,詢問吳老師後才知道,課程對某部分有創傷症候群的人會先觸發創傷,爾後才會慢慢將撫平傷口。
課程過了半年,同事說我笑容變多了,臉部表情也沒過往嚴肅,開始跟我親近,我也才發現以前總表現不在意他人想法、不跟他人溝通、也不與他人建立關係,但退去武裝後內心是渴望交朋友的。現在我終於有飯友,也能在吃飯過程中聊天並更進一步了解同事,慢慢地表達自己內在想法,變化最大的是,我居然可以很舒服的跟新同事聊天,以前我總會擔心對方是否覺得我很煩或是挖人隱私。
另一個讓我意外的收穫是,我的拖延症沒那麼嚴重了,因為不喜歡做重複、繁瑣、不知結果或沒有盡頭的專案,所以不到最後關頭我完全不想碰,我現在居然可以按部就班地執行專案並在截止日前完成,還有,現在也會提前規劃時間、運用零碎時間,我才發現這些零碎時間能積沙成塔,有時不知不覺煩人的專案就完成了。因為規劃能力提高了,現在就連煮飯速度也加快許多,以前因為手忙腳亂煮一餐要花2個小時,然後因為廚房被我搞得很亂要花更多時間整理,但現在能愈來愈有效率煮一餐了,多出來的時間又能讓我多看幾本書,真好!
現在的我看見了自己的一些優點,也更自信、自在的和同事互動,讓我更喜歡自己。
#創傷 #人際關係 #人際 #拖延症
展開完整文章
Eileen
揮別拖拉、懶惰形象的Eileen
我常常被主管、同事認為做事不用心、拖拉、懶惰、時間管理有問題。但我真的很努力改進,也在網站搜尋「如何有效時間管理」的文章,並試著將待辦事項寫在日曆提醒自己,但最終我還是會忘記。對於工作、人際關係真的感到非常沮喪。
去年年終考核時,主管跟我詳談後才知道同事對我有許多容忍與抱怨,剛聽到時心中難免氣憤,但當主管逐步告訴我未達標的工作任務及過往犯的錯誤後,感到慚愧又自責不禁潸然淚下。
主管問我:「Eileen, 你最近有發生什麼事嗎? 雖然同事是有些抱怨,但我們還是很喜歡你也希望持續與你共事。有什麼我們可以協助你的嗎? 或許尋求專業?」聽到主管這樣說,真的很感動,也下定決心好好正視自己的問題。
其實我自大學就發現自己有這些問題,可能我運氣好,同組的同學都願意幫我cover,雖然在言談間我好像有意識到他們有些不開心,但因為也順利畢業,且覺得這應該就是我的個性,所以從沒想過要尋求專業解決。
在友人的推薦下,我來到啟悅和吳老師諮詢,吳老師專心聽我訴說這幾年的狀況,她告訴我:「你長期處在緊張狀況下,加上工作壓力大又沒有運動習慣幫你紓緩壓力,儼然像個沒有釋放壓力的壓力鍋,才會造成你什麼事都做不好。我要幫助你先降壓、同時幫你建立運動習慣,教你幾個按摩的手法,因為現代人不可能不與壓力共存,所以你要好好學,這樣你才能完成啟悅課程後,持續幫助自己」。吳老師諮詢時詢問的一些問題,都是我不從想過會影響我後續行為的,透過與他對談,我也更加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情緒,最讓我開心的是,這些狀況是有解的。
做完課程1個半月後,主管有天跟我談:「Eileen最近有進步喔,同事說你大部分的工作都能按時交了,若真的有遺漏的,你也會馬上做而不再找理由。今天跟你練簡報的同事也說,以前跟你練簡報,若你忘了一個步驟,都會非常緊張,然後後面的內容就都亂了,但你今天沒有,且主動尋求其他同事協助」。我聽得目瞪口呆,因為我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改變,原來自己已經變得不一樣了。同事的鼓勵與反饋、主管的讚賞,我現在也愈來愈有信心,不會再因為沒做過就裹足不前,有不懂、不清楚的地方也能放心詢問同事、主管,終於能再次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了。
啟悅後記
人在緊張時是沒有辦法做好事情的。壓力會削弱前額葉皮質的控制力,深深地影響學習、推理、判斷、決策、自我控制、注意力。啟悅許多課程都是要協助人們緩解緊張情緒。能幫助 Eileen 重拾人際關係、有效時間管理、讓她更輕鬆、更有自信,真的很棒!
#拖拉 #懶惰 #時間管理
展開完整文章
大學生亞文與媽媽
擺脫情緒枷鎖—大學生亞文與媽媽的見證
亞文進步的開始
亞文一直是個成績優異的孩子,因此從小父母親、老師就連他本人都沒發現自己需要被幫助,一直到大學期間,情緒暴走、無法與同儕互動,大大影響生活和學習。爸媽嘗試數種方式,仍找不到方法的幫助亞文,沮喪的他打算休學,因為極端的情緒,讓他的生活完全變了調。
媽媽朋友推薦啟悅,經過近半年的調整,原本酷酷、不多話、不太有笑臉的他,整個人像是睡醒了一般,話跟笑聲都變多了,回到青春洋溢大學生的模樣。
一年多沒見到亞文,他突破適應的關卡,成熟穩定的向目標邁進,真的是要為他慶祝,更難得的是他想回饋的心,希望藉由自身故事帶給更多正在走這條路的孩子、家長一些力量。
亞文和媽媽的回饋
亞文說:「來啟悅時,想說我都大學了還能改變嗎?吳老師一直告訴我前額葉皮質裡的神經連結數量會不斷激增到25歲,很感謝您給我這個「希望」,是支撐我的力量,而現在我也能告訴您—「我好了」。說真的,在啟悅短短的時間,學到的東西到現在都受用,您告訴我要運動,但當時我身體非常僵硬,因為長期只會念書、鮮少運動,根本不太會使用身體、不會使用腰、背,是您帶著我一小步小一步做瑜珈,讓我感知身體的變化與進步,也才體悟運動除了能幫助我維持體態,更棒的是可以提高抗壓性、思考具彈性、穩定情緒,且現在的我也養成自動自發運動的習慣,這一年發現有沒有做運動身體感受差蠻多。到現在才知道自己的認知反應跟一般人有落差,真的要先能自我覺察才能改變。」
媽媽說:「單單他能自覺這一點,我就覺得他成熟許多,這一路走來我覺得『接受』孩子的樣子很重要,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唯有父母接受孩子的行為,接受自己的急躁與擔心,後面就都順了。後來想通是因為我覺得必須跳脫媽媽的角色,告訴自己亞文是上帝的孩子,而我是替上帝代管這隻小羊,相信神會眷顧他,當我不堅持『媽媽』這個角色後,一切便豁然開朗了。
亞文說:「人生充滿挑戰,很感謝爸媽為我做了這麼多改變,回首這幾年我何其有幸擁有這麼堅實的支持系統,家人容許我出錯、不批評,這些累積的正面回饋,讓我不害怕做事、做決定、面對新挑戰、解決問題。」
媽媽說:「當年,我們帶他幾乎能看的都看了,但因為本身醫學知識薄弱,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幫他,還好最後認識吳老師,看著吳老師怎麼幫助亞文,我在旁邊跟著做也覺得很有幫助,也因為吳老師的協助我跟先生才知道如何面對亞文,看著先生從威權變權威,再轉變成教練、學長、同學,內心有許多感動。雖然過程辛苦,但也因為亞文開啟了我涉獵其他領域的機會,他就像是我的老師,帶給我許多新知和新的體驗。
亞文說:「其實我念國小時就曾在學校翻桌子,但因為我功課不錯,加上老師要管很多人沒空管我,因此到大學情緒問題才整個浮上檯面,當時我以為無藥可救,人生就如此了,還好爸媽不放棄、還好遇到吳老師。我知道養兒育女是勞心勞力、不計代價且成效常常無法立竿見影,但我想藉由自身的經驗告訴這些父母,要相信這些事情總有一天會做完的。我也是來到啟悅後才知道,我們這種人是需要刻意學習溝通及與人相處的。感謝吳老師成立啟悅,不只幫助小孩子,也幫助我這個大孩子,我爸、媽和弟弟是支撐我的三根柱子,吳老師就是第四根柱子,讓我能穩穩地走下去,吳老師,真的謝謝您。」
#情緒障礙 #情緒 #社交 #運動
展開完整文章
亞文
情緒、社交障礙的亞文
亞文是個帥氣的大學生,聰明的他唸的是頂尖的國立大學。情緒控制出現嚴重問題,沒有辦法跟同儕互動,大大影響亞文的生活和學習。他曾經去尋求精神科的協助,嘗試過數種治療方式,後來才發現精神狀況其實很穩定。無助的他心中埋下休學的打算。
亞文完成課程後,並沒有立即的感受。但是漸漸地,他發現自己有點不一樣,當遇到意料之外的狀況情緒要爆發的時候,他發現腦袋裡好像多了一個控制閥,成為情緒反射的第一道把關。情緒還是在,但是現在有個東西可以擋住不讓它隨意爆衝出來,給人的感覺就變溫和了,家人也不必再受他發脾氣之累。最令他高興的是:他以往在做高強度、比較激動的活動的時候,腦袋也會過度激動,當下無法做即時的思考、思緒一片空白。但是現在變得相對冷靜,能做出更完整的應對,可以沈著應戰不慌不亂。
亞文一直有參加棒球隊,但以往在球場上打球的過程中沒有辦法動腦,無法在本壘板上對投手的投球策略即時反應出自己的打擊策略。做完課程之,他第一次冷靜地用策略擊出一支安打。現在他還自願協助棒球隊的行政事務,在團隊中承擔、執行任務都變得輕鬆自在。
年初亞文還策劃、開車載同學去宜蘭旅行。長途開車和多日旅行對以前的亞文原來是很困難的事,他本來容易疲倦,跟同學出去玩只有半天的活力,第一天下午就累了,晚上倒頭就睡,造成同學後面幾天行程上的困擾,如此容易疲憊的他要載同學開長途就更不可能了。然而,這次他不但策劃了一週的旅遊,還帶著同學玩了一個禮拜,開心不言可喻:「我的視野變寬了,生活的選擇增加了。」
以往酷酷的,不太有笑臉、不太講話,總是靜靜地來、靜靜地走的他,現在整個人像是睡醒了一般,話變多了,笑臉也多了,回到青春洋溢大學生的模樣。
#情緒障礙 #社交障礙 #情緒 #社交
展開完整文章
小霈
疫情下的擔心與害怕
就在公司5/18配合政府三級警戒開始居家上班的前一天,已經小咳一陣子的我開始發燒了,腦中浮現的是,這陣子我有接觸家人、同事,若我確診了他們怎麼辦、公司怎麼辦? 害怕到顫抖的我鼓起勇氣誠實告訴老闆好讓他們能有因應策略,我便隻身前往快篩站。
篩完後,我本以為當下就會得知結果,但醫事人員告訴篩檢的民眾:「若接到電話應該就是陽性,就會帶去隔離,若7天內沒有接到電話,就是陰性」。帶著忐忑的心回到家,先將環境消毒,便開始居家辦公。
這7天的等待實在煎熬,每當電話響起心臟就狂跳,連帶呼吸困難、胸悶,然而這樣的狀況在等待的後面幾天出現的次數越來越頻繁,我看著衛福部的網站,自我檢視是否有缺氧現象,但醫學知識薄弱的我實在無法判斷是確診還是因為害怕。
就在等待的第4天,我突然手腳發麻、心臟狂跳、胸悶,躺在沙發告訴自己「沒事的,冷靜一點、快點緩和下來,別造成醫護負擔」,想方設法試圖讓自己轉念最終仍失敗,為了自救拿起電話按下119,上救護車時血壓180、心跳102,看到血氧99時,我的心有稍微放心一點,到了醫院急診醫生開了抗焦慮的藥。急診最多只能開2天的藥,且藥效過後緊張的心情仍未全然離開。
終於到了第7天我透過健保快易通查到是陰性,原本以為就此可以甩開緊張,卻事與願違,每天看著確診人數、死亡人數、陰轉陽的案例,在心中產生蝴蝶效應,恐懼吞噬了我,家人朋友都告訴我「沒事的、放寬心」,我試過,真的試過,但身體緊張的反應還是出現了。
為了自救、不造成家人朋友的負擔,我開始上網搜尋降低緊張的方法,開始了啟悅的課程。課前,老師會帶我做一些舒緩心情的活動,好讓緊張的心情慢慢得以舒緩。課程期間觀察自己,緊張的頻率確實降低了、胸悶的情況也逐漸消失了。吳老師告訴我:「效果會持續,所以你還是要每天都做舒緩心情的活動讓自己更穩定」。我帶著吳老師的話就此開始養成每天運動的習慣,將原本的通勤時間做運動,也為居家上班展開序幕,因為做完這些運動後真的有放鬆、穩定的心情。
疫情改變了我舊有的生活模式,但也開啟了一個新的篇章,我終於養成運動的習慣,除了能讓身體更健康,也能讓情緒越來越穩定,現在我已回到原本的自己,更棒的是我可以透過吳老師教我的運動持續幫助自己。
#緊張 #害怕 #運動
展開完整文章
黛西的媽媽
陪孩子走過恐懼、負面情緒
我心愛的女兒Daisy在25歲生日那天,全家人正為她歡唱生日快樂歌時, 突然崩潰式地哭著並重複說著:「我居然在25歲就壞掉了,我壞掉了…」,聽在我耳裡實在心痛。
Daisy一直是開朗、有想法、主動積極、有理想且很有愛的貼心女兒,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崩潰。大哭過後的Daisy情緒慢慢平靜下來,我開始慢慢引導試圖了解令她崩潰的原因。
2019年Daisy 23歲大學餐飲管理系畢業後,同年9月就獨自到法國學習甜點,開啟了她甜點圓夢之路。2020年2月COVID-19疫情爆發,3月接著法國宣佈封城,Daisy的甜點之路被迫中斷也無法馬上回台,在局勢混亂中,她緊密觀察法國疫情發展,目睹法國人於疫情期間是如何不理性地對待亞洲人,言語暴力甚至是肢體暴力。法國封城,她被困到五月第一週,獨自克服回台旅途中的所有困難與險境,心理壓力之大可想而知,最終她堅強且順利回到台灣。
Daisy是個自我要求高的孩子,回台緊接著找到米其林一星甜點助理的工作,因為積極學習且負責任的態度讓她在短時間內升遷,但隨之而來的人員異動、大量工作等等壓力,讓她逐漸無法喘息情緒經常失控。任職六個月後,她發現自己不對勁,和家人溝通後辭去心愛的工作,並在家休養一段時間。但休養的這半年,Daisy卻覺得自己更不對勁,眼前她最愛的生日蛋糕已無法讓她開心,「不喜歡現在的自己,不知道到底在做什麼?像迷航的船失去方向……我該怎麼辦?」Daisy說。
看著滿臉淚痕的女兒,我看到更多是恐懼、負面情緒、對未來失去方向、自信心崩解、如今的她已身陷泥沼無法自拔。那天我整晚無法入睡,思索著Daisy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可以怎麼幫助她,也才讓我想到COVID-19期間她在法國發生的一切並非如她輕描淡寫般的過去了,它確實對Daisy心中造成極大創傷,留下的是抺不去的恐懼。
朋友向我推薦啟悅,吳老師耐心地傾聽著我敍述Daisy所有經歷,以媽媽的同理回應著所有問題,並規劃專屬課程好讓Daisy能先放鬆、降低恐懼、壓力及負面情緒。
課程到第3週她回家和我分享,發現自己的恐懼逐漸褪去,晚上睡的較安穩。第6週她更開心的告訴我「我發現從前的我回來了,對想做的事又開始有很多想法,這個感覺已消失很久了,前幾天感覺負面情緒還在拉扯,今天已不存在了……」
課程全數完成的隔天晚上全家一起聊天時,她一直興奮地告訴爸爸和姊姊:「我真的回來了,而且當我察覺自己緊張時,就會用吳老師教的瑜珈及穴道按摩,可以舒緩情緒,我也來教你們」。
感謝好友推薦啟悅、感謝吳老師在諮詢時給了無助的我無限希望,更感謝的是課程幫我把壞掉的女兒「修好了」,讓女兒得以重生外還教會她面對壓力、緊張時如何自我修復,讓我又能看到那個充滿自信笑容的女兒。我也要把啟悅推薦給我身邊有相似際遇且需要幫助的朋友們,讓更多家長、年輕人知道「低潮」是可以跨過去的。
#恐懼 #害怕 #壓力 #負面情緒
展開完整文章
Daisy
重拾生活動力的Daisy
為什麼來啟悅
當初其實也說不上來是發生了什麼事,我剛結束了一份壓力很大且不太開心的工作,轉而自己開工作室想要讓生活步調慢下來做些自己想做的事。但不知道為什麼越做每天越不開心,並沒有明確的原因,我是喜歡我的產業及作品的,但就是覺得日子過得很沒有動力。
那時候我開始對人生沒有動力,每天不想出門、不想與人互動,只是把每天的例行公事做完,剩下的時間都覺得自己沒有重心。相較於過往善計畫、執行力強的我實在落差很大。除此之外也變得很容易因為別人說的一句話或一個動作而陷入鑽牛角尖或負面解讀的狀況。也開始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很常沒來由的哭,也因為自己的一些小失誤生氣到摔東西或控制不住自己情緒,對不熟的人生氣擺臉色。(過去不曾因憤怒對任何人大小聲或甚至動手摔東西,以往都是好好溝通。對不熟的人也更是不會計較他的個人行為。)
以下是我自己記錄進行啟悅課程的感受
第一週—心情指數: -10 ( -10 ~ +10 )。
(算是低潮的谷底)做完沒有什麼明顯的感覺。
第三週—心情指數: -2
我漸漸發現一個莫名的壓迫感消失了,就像頭上的烏雲飄走了一樣。突然明白這個緊繃的壓迫感一直壓得我喘不過氣,漸漸也對晚餐要吃什麼開始有了想法(在低潮的後期我已經對自己要吃什麼或做什麼沒有任何想法,任何事物都無法引起我的興趣。)
第六週—心情指數: +3
覺得很平靜,沒有壓力的平靜。做完第三次的課程後,明顯覺得很放鬆、開心。一種心情出了太陽的感覺。
第十週—心情指數: +7
在每天漸漸好轉的情況下,發現自己長期的胃絞痛也改善了。也發現原來胃痛的原因是緊張,每當我又開始緊張,胃就會有明顯的反應。在這幾週的課程下來,心情一直保持在越來越好的狀態,生活也開始變規律。
課程結束—心情指數: +8
最明顯的改善是我可以察覺到自己微小的情緒了,雖然是透過胃痛,但我開始可以透過我的身體反應知道自己正在緊張。以往的我並不會去面對或處理自己的感受或情緒,我想這也是造成我當初陷入低潮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不擅長消化壓力。只知道壓力使人成長,但卻不知道要適度地釋放壓力。也因為可以發現微小情緒,才知道自己其實是個很容易因為小事而緊張的人。
課程一個月後的狀態
最明顯的是我越來越會面對自己的感受,也越來越自在,心情也很平穩。也很明顯地回到了以前的自己,那個很樂於與人交談,喜歡嘗試新事物和動手做各種大小事的自己。在這一個月的過程中,當然偶而仍會有緊張感來襲,這時候我都會使用在課程中老師教的放鬆穴道按摩來降低緊張感。在緊張感退掉後好好檢視引發的原因,經過一次一次的練習後也對自己的情緒越來越敏銳。
另一件改變是我變得很有活力,每天都規律的早睡早起、吃三餐,到目前為止都再也沒出現過食慾不振或缺乏動力的情況。
啟悅課程之後最大的改變是「生活的動力」。現在我對於很多事情充滿興趣和活力,也明顯地更加正面思考、更了解自己。在面對事情上也更積極的處理,不逃避。
#無動力 #緊張 #鑽牛角尖 #負面情緒 #正面思考
展開完整文章
芸兒
原來不是我難搞:是感官限制了情緒、與他人連結
我常常因為公車上有人坐在我旁邊而感到生氣、不耐煩,在公共場合聽到太多聲音就想馬上逃離,漸漸地我不再坐公車、不在出入公共場合,但隨著大學畢業、進入職場,我能做的改變全都沒有用了。
辦公室充斥著人聲、電話聲、機器聲等等,還有同事時不時坐在我旁邊跟我討論事情,不但不能專心上班,負面情緒也不止地積累,回家後一股腦兒的對著爸媽、妹妹宣洩。每次大發脾氣後,我都會感到瞬間的輕鬆,但隨之而來的愧疚感卻讓我更加焦慮。這種惡性循環不僅影響了我與家人的關係,也讓我在工作上感到愈發疲累。我開始思考,要如何找到一個出口,釋放情緒,而不傷害到身邊的人。
國中時期的我,就因為跟同學處不來,好幾次燃起拒學的想法,那種孤獨感和無力感時常壓得我喘不過氣來。我常常想著如果能不去學校,或許能逃避這些困擾。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開始意識到這樣的情緒並不會解決問題,反而會讓我陷入更深的孤立。
爬文爬著我看到啟悅網站中的一篇見證故事,看著這位見證者有著與我類似的狀況,心中不禁產生共鳴。從他的經歷中,我獲得了勇氣,決定尋求專業,心想,這或許是我開始改變的第一步。
我一直以為是自己太孤僻、太難搞, #情緒管理 又很差,才會沒朋友,慢慢地說服自己「一個人也很好」,直到諮詢時才知道原來我的情緒來自於感統失調,不喜歡旁邊有人是因為我的觸覺太過敏感,造成社交困難,吳老師告訴我,一個連被碰到都感覺是被打的人,要如何好好的交朋友;至於聽覺太敏感也是讓我情緒煩躁的主因,剎那間,壓在心中的石頭瞬間不見了,原來,不是因為我個性不好、不好相處,而是我的感官系統阻礙了我與他人連結。
課程結束至今已過了3個月,辦公室內的聲音對我影響已微乎其微,跟同事相處上也愈感自在,心情也變得更加平穩。我每天還是重複著在啟悅學到的按摩手法、自我降敏小技巧,以及老師教我覺察自身狀況的作法。這不僅使我能更好地管理情緒,還幫助我建立了更清晰的自我認知。我發現,當我真正專注於自己的感受時,能更有效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並與他人建立更深的連結。這段時間的變化讓我倍感驚訝,也持續朝成為更好的自己向前。
#情緒 #感統失調 #高敏 #情緒管理 #覺察 #覺察情緒
展開完整文章
茹茹
突破孤立與自我懷疑:國一生重拾信心的旅程
媽媽陪伴國一生的轉變
女兒上國一後就開始經常告訴我「不想上學」,原本我想應該是因為從小學升國中後不習慣,加上課業變難的關係,即便有感覺孩子最近常常悶悶不樂,但沒有想到已經嚴重有拒學的念頭。不管詢問多少次不想上學的原因,她總是意興闌珊,無法清楚表達,讓我感到擔憂。
詢問老師女兒在校的狀況,老師說他不太說話、鮮少看到他跟同學互動,當下的我覺得自責,心中不禁反思,是否因為我無法及時觀察他的狀況並從旁關心和協助,而讓她感到無助與孤單。
我意識到,這不僅僅是拒學,而是他把自己孤立起來,這不僅讓她難以面對學校的壓力,也在無形中加深了她的焦慮和不安。
和吳老師諮詢那天,我才知道女兒對於他人碰觸感到非常不舒服,這也是他雖然有交友的意願,卻遲遲無法跨出的原因,加上因為有重力不安全感,因此非常討厭上游泳課,腳無法碰到泳池地面的擔心害怕,總拖累小組競賽名次的他,人緣不好也是不言而喻。
在啟悅的課程中,我看見女兒的持續進步。剛開始是他的緊張焦慮感放下許多,接著是她不再害怕與同齡人互動,變得開心和自信。又過了一些時間,她漸漸地可以開始談拒學的原因,我才發現,雖然我跟爸爸不在意孩子的學業,但成績一直處在中後段的他,總覺得同學、老師都以異樣眼光看自己,這種感受讓她感到被孤立,也加重了她的自我懷疑,以及不自覺的退縮。
啟悅的課程中不但緩解了女兒的壓力,也教會她在家也能放鬆的技巧外,啟悅的老師也會引導孩子如何看重自己,了解分數不能「定義自己」,以及未來有其他情緒時,可以如何妥善地表達和處理。這些不僅幫助她建立自信,還讓她學會接納自己的情緒,尋找適合的解決方法,從而在生活中面對未知挑戰時更加沉穩與勇敢。
那天上完啟悅的課返家途中,坐在公車上的女兒突然對我說:「媽媽,謝謝你帶我來這裡,我覺得自己好像變得不一樣了,以前不敢嘗試的事情,現在好像會想要試試看,雖然我無法跟你保證一定能成功,不過我還是想試試看,可以嗎?」這就是我希望孩子能擁有的能力,不怕失敗、勇於嘗試,接納自己的平庸,即便不足也仍要全力綻放。
青春期是一段充滿變化和挑戰的時期,在這個階段,青少年會經歷生理、心理及社會上的劇烈變化,這些變化往往會影響他們的自我認同和人際關係,而讓他們感到困惑和不安。此外,社交壓力、學業挑戰和自我價值的探索,都可能成為他們心理負擔的一部分。啟悅,藉由吳老師專業的諮詢帶領下,協助青少年覺察自身的身心狀態、提供相對應的專業課程、居家活動方案、提供良好的支援系統和開放的溝通,引導青少年更好地理解自身感受,並學會處理這些變化帶來的各種挑戰,從而逐步建立自信,迎接未來的每一個階段。
#拒學 #自我懷疑 #社交 #情緒 #學業壓力
展開完整文章
陳小姐
接納不完美:從焦慮到成長的母職旅程
我女兒是個高敏兒,雖然才小一但總能覺察、感染我的情緒,為不讓孩子因我的情緒而牽動,我開始刻意不展露情緒,前陣子跟媽媽的頻繁爭執,以及面對女兒渴望更多關愛的需求已無心再回應,讓我突然發現自己不太對勁。
為了讓自己情緒穩定,所有大家說的方法我幾乎都試過,像是感恩日記、讀心理學的書籍、冥想、做瑜珈等等,但維持的時間都不長,面對善變的媽媽我還是會氣到爆炸,即便告訴他,突然改變計畫會造成我很大的困擾,但她依然我行我素。這樣的負面情緒也影響到我的工作,看誰都不順眼,總覺得同事找我麻煩,對客戶也失去耐性。這樣的情緒讓我一天比一天更加焦慮,每次的矛盾與爭執都像是無法解決的死結,反覆讓我進入一種負面的情緒迴圈。
在一次姊妹淘聚會,聽著朋友最近卡住的地方,突然覺得她的困擾和我有著莫名的共鳴。我們一起分享著各自的掙扎,彼此鼓勵著。她提到啟悅課程如何讓她放下焦慮、感受平衡,他們如何引導看到自己的盲點,以及訂下正向行動幫助自己。
跟啟悅的吳老師諮詢時就好像跟熟識的長輩對談,身為母親的他非常能同理我面臨的挑戰,也不時跟我分享他自己帶養孩子的經驗,當下被接住、被支持的感覺讓我倍感安心。吳老師用他獨特的視角引導我思考,同時也讓我明白,育兒之路雖然艱辛,但唯有保有自己、先滿足自己的需求,才能照顧好孩子、家人,要我學會放下過於嚴苛的自我批判,開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對自己更有耐心與包容。
每一次的課程都讓我備感放鬆、每一次的深入對談也讓我更釐清自己最在意的點,漸漸地我發現對媽媽的那些不耐煩、爆炸的情緒出現次數愈來愈少,也越來越能更靠近女兒,睡眠品質也提升許多。記得有一次跟老師閒聊,我之前因為聽大家說運動會讓我們有好情緒,所以也去跑馬拉松,但情緒非但沒有和緩,反而更加爆炸的經驗,才從老師那得知,其實運動是會產生讓人心情愉悅的腦內啡,但前提是要有好的體力、充足的睡眠,因為我本身肌耐力不足,4K的馬拉松跑下來只會讓我的身體更疲累,這也是情緒爆炸的主因。
距離完成啟悅的課程已經2個多月了,我仍持續做著老師在課堂上教我的那些讓正向活動(運動、寫日記、冥想等等),它已儼然是我每天的例行公事,很奇怪,最近年末工作量暴增,但我的精神、體力卻不像過往的疲累,而且還可以提早將主管交辦的事情完成。
在啟悅,我學到每一次的反思,都是一種成長的機會,讓我更清楚自己的需要及感受。這樣的轉變不僅讓我在應對日常挑戰時更加從容,也讓我在與孩子互動中,能夠更真誠地付出愛和關懷。我開始享受這段旅程,珍惜與家人共同成長的每一個瞬間,內心也變得更加充實與平靜。
#高敏 #育兒 #情緒 #瑜珈 #冥想 #疲累 #工作 #壓力 #焦慮
展開完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