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loader
Background image

知識文章推薦

文章類別

吳老師專欄

2025-01-09

7招讓ADHD的青少年跨越挑戰、擁抱自信

國中的課業對於孩子來說都是考驗,然而社交人際和完成作業等這類問題,對ADHD、學習障礙的孩子來說挑戰更劇。

以小展為例,這位ADHD青少年,從6年級開始一直為閱讀理解而苦,但突然發現組織和完成作文變得更具挑戰性。對他來說,最糟糕的是受到同學的欺凌和取笑。

「有一群孩子,因為看到他體型總叫他『小矮人』,也拒絕跟他玩。我聽到他在房間邊自責說著自己是個失敗者,真的讓我很傷心。」小展的母親說。

情況在國一時起了變化,小展加入了一個特別的課後學習班,同學彼此協助,他也發現自己不是唯一有社交困難的人。媽媽也教許多患有閱讀障礙或ADHD孩子完成作業的方法。當他無法理解課本內容時,媽媽會大聲地念給他聽,讓他更容易吸收文字。小展也因為自身的進步對自己更有信心。

ADHD的孩子是可以變好的,根據哈佛醫學院心理學家,也是「培養小孩的挫折忍受力」一書作者Robert Brooks博士說:「保持復原力」,意思就是挫折忍受力高的孩子具有高度感知能力,他們會設定目標,也會幫助他人跨越自我懷疑。

家長可透過以下方法從旁協助提高孩子的挫折忍受力:

1.專注孩子的長處

挫折忍受力強的孩子會意識到自己的弱點,但他們會忽略弱點並專注長處上,這正是當他們遇到被嘲笑或考試不及格時,振奮他們的力量,然而對向來被提醒自身缺點的ADHD孩子來說是困難的。因此,透過建設性的讚美與建立孩子的自信是非常重要的。

Brook說:「讓孩子專注自己的長處、每天肯定自己,即便是小小肯定,也能慢慢地堆積成能力島。家長不能用ADHD定義孩子,要讓孩子知道ADHD不是只有負面影響,也是有很多優點的,就像有些人跑得快,有些人跑得慢;有些人可以流利地閱讀,有些人則迷失在字詞上,『關鍵是強化自己擅長的優點克服弱點』」

現年13歲的小凱在9歲時被診斷出患有ADHD。即便自診斷以來情況有所改善,也有結交好友,但他的母親因為正增強小凱的長處讓他愈來愈有自信,她說:「小凱總會記得我把車停在購物中心的位置,這是小事也很簡單,但我總記不得,他卻可以。此外,他也很會看地圖,方向感非常好,只要我們去動物園或遊樂園時,我都會把地圖交給他,他就會帶我們到要去的地方。」

朋友覺得小凱懂很多,且對年幼的孩子非常有耐心。媽媽說:「他對於化石十分著迷,因此教其他童軍有關化石的知識,讓他獲得優異獎章」。強化小凱擅長的事會增強他的自信心。

2.稱讚孩子的成功

即使孩子發現了自己擅長的事物,他們也可能還是不相信。要不斷找機會告訴他們擅長的,直到他們相信為止。

Brook說:「大部分ADHD的孩子是自卑的,因此,當他們做對或做好某件事情時,通常會說:『哦,那可能是因為這次比較幸運』,但是,如果他們無法將這次的成功經驗轉換成相信自己是有能力把事情做好,那麼面對下一次棘手的問題上就無法做足準備。」

儘管在學校很痛苦,且因不良行為而被退學的17歲小徹,現已成為順利考上他理想的大學。媽媽說:「我確定小徹知道自己的成就歸功於自己。他在高中念書沒有接受任何額外的協助就取得不錯的成績,我敢肯定,他一畢業就能找到工作,我是這樣告訴他的。」

Brooks說:「如果ADHD孩子忽視他們的成功,或只覺得是幸運的話,父母一定要誠實地告訴他們做得很好,並且要非常具體地說,例如『你成績好是因為你努力念書的結果』,讓孩子知道他們有成功的能力。」

3.幫助他解決問題

若父母常對孩子說:「你應該再更努力」、「你應該要更專心」或「為什麼你不會像誰誰誰一樣」,這樣孩子注定會走向失敗。有更好的方法嗎?將錯誤變成教導解決問題的機會。

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要有彈性思維,不要批評孩子,而是和他一起找方法。父母可說:「我發現你在專注力和控制自己方面遇到困難,或許我們可以找到解決的方法。」

Brooks說:「讓孩子知道父母願意幫他解決問題會帶給他希望。」

小展六年級時被同學嘲笑,媽媽和他一起想出面對言語霸凌者的策略就是用明智的言語回擊,並透過角色扮演讓小展實際演練。「雖然沒能根本解決問題,但至少有所反擊而不是照單全收。」

4.分享自己的困境

ADHD的孩子每天都跟困境搏鬥,如果周圍的人都能自在地掙脫困境,他們會感到無能和孤單。因此讓孩子知道父母跟他一樣會遇到困境,不是要分享婚姻爭執、財務或工作上的問題,是要讓孩子知道父母也會犯錯甚至失敗。

賓州大學應用心理學和人類發展學院教授Margaret Beale Spencer博士說:「我們通常只想與孩子分享美好的事物,但是孩子是透過觀察父母如何應對逆境來學習的。」

Brooks相信,若老師能承認自己對失敗的恐懼,就能減輕孩子對失敗的恐懼。 「我建議老師在開學第一天就問全班學生:『誰認為今年會犯錯、有些課業會聽不懂的請舉手』在孩子舉手之前,老師先舉起手,讓孩子們知道每個人都會犯錯,消除犯錯帶給他們的恐懼。」

5.教孩子堅持

無論父母所面對在工作上或是孩子在學校的問題,都不要放棄,這是孩子從父母身上能學習到最好的榜樣。而當別人跟你說「不」時,你也不能放棄,要想辦法解決。「最近,我們不得不改變保險計劃,新的保險公司堅持要我從家醫科生那裡得到女兒的診斷,而非心理醫生,談判花了六個月,但我們最終贏得了勝利。我讓女兒參與,我不斷跟校方、老師溝通,確保每個人都能達成共識。她知道我正在為她的權益而努力,並且決心要找到解決方案,這樣她也可以學到如何為自己發聲且永不放棄。」麗麗媽說。

「父母應樹立榜樣並竭盡所能幫助孩子」。當麗麗看到女兒沒自信交朋友時,她鼓勵女兒做自己喜歡的運動,事實證明運動是能增強信心的,不久之後,女兒變成功結識了幾個朋友。

6.幫助孩子幫助他人

患有ADHD的孩子需要可以依靠的人,也需要依靠他們的人。哥倫比亞大學臨床與發育心理學教授Suniya Luthar博士說:「為家庭付出,對孩子來說很有幫助。」他研究了不同社會經濟群體的適應能力。「中下階級的孩子從小就被要求做家務,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幫忙,而這些都使他們更有能力。研究也證實,中下階級的孩子比上層階級的孩子更有受挫能力。」

除了在家或學校非正式的「幫助」外,社區服務也會讓孩子感到被需要和有能力。Brooks說:「研究顯示,受挫能力對孩子能產生積極正向的影響,尤其是對於ADHD孩子來說,他們天生活力十足,他們自己可以勸募、為自己設定目標,並知道自己能為他人做點好事,這也使他們感到更有力量。」

7.在孩子身邊

讓孩子知道您愛她、相信她,並希望幫助她。聽起來很簡單,但是每天增強這些感覺是養成孩子具受挫能力最重要的關鍵。「每個孩子至少需要一個非常在乎自己是否健康、快樂、幸福的成年人。雖然,應對能力、智力和其他素質對於受挫能力也很重要,但前提是孩子要有人支持。」Luthar說。

當孩子遇到無法應付的情況,運用著過往家長灌輸的規則和準則自己跨越困境時,這個成功經驗就可以作為他日後處理的依據與信心。 #

「專家稱這些灌輸的規則與準則為『監視』,而孩子稱為『麻煩』,但是被父母『煩』是一件好事。」Beale Spencer說。研究顯示,越多孩子相信父母在監視自己的行為,他們在困難情況下產生不當行為的可能性就越小。對於ADHD的孩子來說,這一點尤其重要,由於受到老師和同學的負面情緒,他們常常退縮或攻擊性強。

「當父母為孩子挺身而出時,如何處理問題將是孩子學習的範本。儘管這些策略可以幫助孩子面對ADHD的挑戰,但請不要忘記『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依靠。」Beale Spencer說。

#ADHD #ADD #過動 #注意力缺失 #人際 #青少年交友 #青少年 #升國中 #復原力 #挫折忍受力 

Icon

回上頁

分享文章

啟悅KEEP JOY 重啟心靈深處的喜悅

啟悅青少年與成人服務,由擁業界感統教母之稱的吳端文老師,以50年豐富經驗結合國外最新預防醫學的技術,精準為您規劃專屬且適切的課程,幫助您提升自我理解以及適應挑戰與環境的因應彈性與思維,進而提高生活品質與幸福感。

啟悅職能治療所

Icon

週二至周四 12:30~21:30
週五 11:30~20:30
週六 9:30~18:30

Icon

(02) 2369-5018

Icon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37號11樓

Icon

info@keepjoy.com.tw

追蹤我們

預約諮詢

© 2024 KEEP JOY.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