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loader
Background image

知識文章推薦

文章類別

黃醫師專欄

2025-01-09

沒魚蝦也好—談理情療法REBT —身心安頓(4)

[壹]前言

「沒魚蝦也好!」這是一句台灣諺語,意指「沒有得到最好的,選擇其次也是可以的。」這種想法,很符合心理的健康,也和心理治療大師艾里斯(Ellis)所創立的「理情療法」(REBT),不謀而合。

一般談論紓解壓力的文章,大多談及運動、休閒、按摩、泡溫泉…等等,但是這些項目效果短暫;長久之道,還是要從看法的改變,觀念的建立著手。因此本系列文章幫助您「要做自己的主人」,思考「人生苦難的意義」,以及「改變對事件的看法」等等。

REBT 源自古希臘哲學家的思想,認為「人的困擾不是來自事件本身,而是人對事件的看法。」

[貳]理性情緒行為療法「理情療法」(REBT) 簡介


「理情療法」認為人的情緒困擾,來自於「人對事件的看法和解讀,缺少理性的想法」。一般人容易有「不理性」的想法,因此容易產生負面的情緒和壓力;如果能夠經過教育,重新建立「理性」的想法,情緒困擾和壓力就能減輕。


「不理性」的想法是腦子裡存有「應該」、「必須」、「絕對」如何如何…的句型模式。
譬如:
你「應該」記得我的生日!
你「必須」在我生日時送禮物、蛋糕!
你「絕對」不可以離開我!
如果對方沒有做到,不如我的意,我會非常生氣!一發不可收拾,甚至會產生「不理性」的衝動行為。不疲,過著甚為有意義的生活,活出了生命的意義!


而比較「理性」的想法是:雖然你忘記了我的生日,我有一點點失望,但我不會太生氣,因你太忙而忘記,是可以原諒的。只要平常對我好一點,不要亂發脾氣就好。


同樣,如果對自己苛求:我「必須」要表現良好,得到別人的肯定!否則天要垮下來了!這也是不理性的態度。自己知道自己幾分幾兩,能自我肯定,下回東山再起就好啦!

遇到失戀,總覺得是自己差勁,因而一蹶不振,買醉度日,也是不理性的。

分手,不見得是自己不對;如果真的有錯,能夠反省,也是成長的機會,振拔的契機。


人的一生,除了愛情方面,在學業、事業、健康等方面,總是會遭遇到挫折不順的。如果一個人能建立起「理性的想法」,便會有不同的「情緒」反應;傷心受創的程度減輕了,才有能力重新啟動 振作的「行為」。情緒,於焉更加好轉,這三者是互通的。所以名曰:「理性—情緒—行為 療法」(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簡稱「理情療法」。

[參]「理情療法」講學實例


1997年3月,艾里斯大師曾經受邀來台講學,筆者有幸親炙門下。他在講課一段後,喜歡現場接受挑戰,當場辯證回答問題。我記得有一位小姐說:「我的母親在人前說一套,人後又做一套,言行不一,我深不以為然,很難接受她、敬愛她。」

艾里斯大師回答:

第一,妳不是宇宙的主宰,妳不能掌控一切,要求人人或事事都如妳的意,都聽妳的,那是不理性的。何況,她有權力做她自己。

第二,妳可以不同意妳母親「言行不一」這一項行為;但是她還有其他的「思想」、「情感」、「理想」、和別的作為,或仍有可取之處,妳還是可以接受她、擁抱她的「整個人」。

哇!三言兩語,一針見血!


的確!「理性的想法」是建立在「事實」(reality)和「邏輯思考」(logical thinking)上的。

「事實」是:

1.「人非宇宙的主宰」,人不能掌控一切。

2.「人生無常」,一切都會改變。

3.「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豈能盡如人意?

「邏輯上」:

1. 「人非聖賢」,人不是完美的,是會犯錯的。

2. 「每個人是獨特的、不同的」,而且有權做自己!

3. 每個人有許多優點和缺點,「雖然某些點令人不滿意,但是還可以接受。」

何者是理性的?何者非理性?立見分曉!

[肆]「理情療法」生活實例


有一回,一位與我政治立場不同的人士站在我板橋診所的門口,對著大街,揮著該黨派宣言的旗幟,很是反感。


但是我看到、也想到,在炎炎烈日下,他從早站到傍晚,這種奮鬥進取的精神,甚是可敬可取!因此我恭敬地端一杯水給他喝。心念一轉,對手也可以化作朋友!


還有一回,內人要我下班時,從診所帶某一件東西回家,我忘記帶了,於是回到家,遭到破口大罵:「你不重視我!」我內心很是哀傷,妳不了解我,一下班我便歸心似箭的心情啊!於是再度開車前往診所取物時,我一邊咀嚼「人生本來就是孤獨」的況味;一邊哼「世上沒有一處是安居之所,唯有仰望上主耶穌 …」。我不能苛求別人大肚量,但是可以改變自己的心境,減輕難過。苦,但是你願意讓這樣的痛苦經歷,由你的愛妻來承受嗎?

[伍]結語


我淺學了一點諮商(counseling)的課程,雖然談不上諮商治療別人,但是用在「自我成長」上倒是獲益匪淺。


一、我變得比較會包容異己,除了不苟同某一點外,還是可以欣賞對手的優點。期待從人生中得到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生期待我們付出什麼?」


二、與身邊的人相處,難免會吵架,我不能要求他人完美;但可以轉變自己的心念,改善心境。


三、艾里斯強調「責備」(blame)是情緒困擾的主因。我們既不喜歡被別人責備,因此也要盡量減少責備、叨唸他人。這很難做到,容易再犯,但仍要一再提醒改進。

四、遭遇到不順心的事情和待遇,想想古有名言:「不如意事 ,十常八九。」這是實相啊!

五、不要說:你「應該」、「必須」、「絕對」如何如何…!

要想:「雖然不滿意,還可以接受。」

「沒魚,蝦也好!」

 「春有百花秋有月,

   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

   便是人間好時節。」

                  ~全文完

 2024年9月2日

Icon

回上頁

分享文章

啟悅KEEP JOY 重啟心靈深處的喜悅

啟悅青少年與成人服務,由擁業界感統教母之稱的吳端文老師,以50年豐富經驗結合國外最新預防醫學的技術,精準為您規劃專屬且適切的課程,幫助您提升自我理解以及適應挑戰與環境的因應彈性與思維,進而提高生活品質與幸福感。

啟悅職能治療所

Icon

週二至周四 12:30~21:30
週五 11:30~20:30
週六 9:30~18:30

Icon

(02) 2369-5018

Icon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37號11樓

Icon

info@keepjoy.com.tw

追蹤我們

預約諮詢

© 2024 KEEP JOY. ALL RIGHTS RESERVED